二、 操作步骤与要求
(一)、 施术前准备 1、 罐具 根据病症、操作部位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罐具,罐体应完整无碎裂,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,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。 2、 部位
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liao部位。以肌肉丰厚处为宜,常用肩、背、腰、臂、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。 3、 体位
应选择患者舒适、医者便于操作的治liao体位。 4、 环境
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,避免污染,环境温度应适宜。 5、 消毒
①、 罐具:对不同材质、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。玻璃罐用2000mg/L的84消毒yao液浸泡(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)或75%乙醇棉球反复擦拭;对用于刺络拔罐或污染有血液、脓液的玻璃罐应一罐一用,并用2000mg/L的84消毒yao液浸泡2h(疑有乙肝bing毒者浸泡10h)。塑料罐具,可用75%乙醇棉球反复擦拭;竹制罐具可用煮沸消毒。
②、 部位: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,应用针罐法时用75%乙醇或0.5%~1%碘伏棉球在针
③、 医者:医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。应用针罐法时应再用75%乙醇棉球擦拭。
纸片或95%酒精棉球(拧干)一个,点燃后投入罐内,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,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。
2. 拔罐
根据病情需要,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。
2.1留罐法:又名坐罐法,将罐吸附在pi肤上不动,直至pi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,一般留置10-15分钟,此法适用于镇痛治liao。
2.2 闪罐法:即将罐拔住后,立即起下,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,起下拔住,至pi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。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、疼痛等症,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,如小儿、年轻女性的面部。
2.3 走罐法:又称推罐法,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pi肤及罐口上,涂一层
凡士林等润滑油,利津拔罐,再将罐拔住,然后,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,向上、下或左、右需要拔的部位,往返推动,至所拔部位的pi肤红润、充血,甚或瘀血时,将罐取下。此法宜于面积较大,肌肉丰厚部位,如脊背、腰臀、大腿等部位的酸痛、麻木、风shi痹痛等症。
2.4 刺血拔罐法:在患部常规消毒后,先用梅花针叩打,拔罐厂,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,再行拔罐,留置5~10分钟,起罐后消毒局部pi肤。多用于治liao丹毒、扭伤、乳痈等。
2.5 留罐拔罐法:简称针罐,即在针刺留针时,将罐抜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,约5-10分钟,待pi肤红润、充血或瘀血时,将罐起下,然后将针起出。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。
3. 起罐
右手扶住罐体,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,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。
【操作程序】
1. 备齐物品,携至床旁,做好解释,取得患者配合。 2. 取合理体位,暴露拔罐部位,注意保暖。
3. 根据部位不同,选用合适火罐,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。 4.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,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。 5.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。
6. 起罐后,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,应清洁局部pi肤,作常规消毒,外涂所需药物,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。
7. 操作完毕,拔罐器厂家,协助病人衣着,安排舒适体位,整理床单元。 8. 清理用物,归还原处。 【注意事项】
1.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;pi肤过敏、溃疡、水肿及大血管处;孕妇的腹部、腰骶部均不宜拔罐。
2.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,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。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。
3.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pi肤颜色。
4. 防止烫shang和灼伤。拔罐时动作要稳、准、快,拔罐批发,起罐时切勿强拉。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,可用无菌注射qi抽出泡内液体,外涂龙胆紫,保持干燥,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。
5. 凡使用过的火罐,均应清洁消毒,擦干后备用。
姓名: | 王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5216405588 |
业务 QQ: | 978251614 |
公司地址: | 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街道范家庄工业园北区10号 |
电话: | 0531-59826776 |
传真: | 0531-85730689 |
Copyright © 2025 威阳科技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济南海商网络